中欧知识
-
压力之下,数字经济能否撑起中国GDP增长?2022-04-282022年已过三分之一。疫情反复,冲击着本就承压的中国经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数字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也备受关注。在近日举行的“中欧教授话未来”系列论坛之“数字经济”专场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EMBA课程主任朱天认为,数字经济对短期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和速度全球领先,拥有广阔的前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应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机制,充分利… 更多
-
疫情之下,灵活用工真的是灵丹妙药吗?2022-04-253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在中国内地蔓延,各行各业再次遭遇冲击,尤其是主要依赖于人口流动的旅游、餐饮和零售等业态。一切仿佛回到了2020年疫情之下,彼时盒马鲜生电商创新地使用了“共享员工”模式,引发了关于“灵活用工”的热议。 更多
-
小微企业如何挺过“倒春寒”?四大机制可帮助纾困2022-04-20近几个月,新冠疫情反复,犹如一场“倒春寒”。面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同时踩下了“急刹车”。而其中,经营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弱,更难独自抵御因疫情带来的大幅度经营波动。 更多
-
面对逆境,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2022-04-14近日,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复,在此之下的封控居家状态很容易让人产生消极心态。在这个时候,坚毅就成为了帮助一个人度过非常态时光的重要品质。在面对逆境时,唯有迎难而上,才有迎刃而解。 更多
-
如果你的企业凭空消失,行业会有所变化吗?2022-04-11中欧卓越服务论坛年度盛典上,中欧战略学及创业学副教授郭薇向在场企业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今天你的企业消失了,你所在的行业会有所变化吗?”这一尖锐问题背后,引发的是企业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更多
-
疫情、焦虑、老龄化、空气和水,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2022-04-07自195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以提高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环境健康和地球健康的认识。在这一天,我们也向全体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更多
-
内心和谐了,外面的世界便不会成为阻挡的力量2022-03-28当疫情给生活按下减速键,或许,这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关注内心,审视生活,思考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中欧管理学教授忻榕告诉我们:积极发展“真我”智慧,严格自律,才能享有更多自由,处于积极向上、循序渐进的人生轨迹而不断往前。当内心和谐了,外面的世界便不会成为阻挡的力量。 更多
-
在家办公这些天,突然明白什么叫“公司制的黄昏”2022-03-24疫情反复,远程办公又成了常态。此刻,很多管理者、CEO、创始人开始重新思考:我到底需不需要花大笔钱租用办公场地?我需不需要,以及需要多少全职员工?按时间支付工资还合不合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