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许小年鼓励逆境中的企业家:要相信市场、相信常识、相信自己2022-07-05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格局,以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在这一系列偶然“黑天鹅”事件之下,中国经济如何平稳度过当前周期,企业如何顺利走出发展困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更多
-
企业家可以从《梦华录》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2022-07-03“顾盼生辉”在一起了;宋引章在自身的努力下,事业蒸蒸日上;三娘也挣到了凤冠霞帔,与杜长风完婚……伴随着主角们完美的结局,《梦华录》这部争议与热度并存的现象级古装电视剧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豆瓣上的评分从8.3高歌猛进到8.8,最终平稳在8.5左右,它依旧是近些年难得的一部古装佳作。 更多
-
林子祥炸场,大湾区哥哥翻红,怀旧是门好生意吗?2022-07-02“时代的记忆,谱写在刻满旋律的唱片里。”最近爆红的《声生不息》是芒果TV、香港TVB和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港乐竞唱栏目。一众老牌香港歌星和新生代歌手,一同重唱香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流行金曲。阔别银幕多时的林子祥和叶倩文等元老级歌星也都粉墨登场,怀旧味颇浓。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文化永远是凝聚人才和团结人心的关键。 更多
-
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畅游指南2022-06-29随着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大,中国正进入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变革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应对严峻的经营环境、重塑业务模式、持续有效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产业互联网,并逐渐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更多
-
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如何提高认知?2022-06-28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商业决策,人们对问题和事物的认知都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期的一场公开课上,中欧创业学副教授王泰元讲解了认知的三个维度,并借助一个战略问题解析了如何提升认知。在这个战略决策的例子中,通过重新定义、系统梳理、去伪存真,我们可以找到更潜在的、不易被发现的机制,从what、how、why这三个维度提升对竞争战略的认知。 更多
-
东方甄选:现象还是生意?2022-06-25近期,一段新东方老师“知识型带货”的视频,激起网络千层浪,让新东方直播平台“东方甄选”迅速火爆全网,也一度带动新东方股价数倍翻涨。然而,这一现象级传播过后,东方甄选的热度能维持多久?直播间的高人气能否持续使平台营利?如何让短暂的火爆“现象”转化为长久的“生意”?在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剖析了东方甄选的“出圈”原因,并就如何将“现象”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意”,为企业支招。 更多
-
第一财经 | 盛松成:7月房企再迎偿债高峰,下半年仍需关注房地产市场风险2022-06-23熬过了3月第一波偿债高峰后,7月房企将再次迎来偿债集中考验。未来地产债风险如何?对此,第一财经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更多
-
纷繁世界格局之下,全球政治与经济会脱钩吗?2022-06-21在当前纷繁的世界格局下,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近日举行的“中欧教授话未来”之“纷繁世界格局之下的中国经济”直播活动中,中欧会计学教授许定波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对中国和西方,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当前形势和未来关系做了深入解读,并在《经济观察报》撰文发表,以下为全文。 更多
-
“不称职”的父亲 | 写在父亲节到来之际2022-06-19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我们邀约苏锡嘉教授,请他谈谈为人子、为人父的感悟。为了写此小文,他细数过往的亲子岁月,还翻出了孩子写的父亲节贺卡。对于父亲这个角色,苏教授自觉“并不成功”,但是伴随孩子一起成长是一生中最美好、最享受的时光,他们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卑微,于是奋然改进,做更好的自己。为父之人,父亲节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 更多
-
疫情催生进化,2022年成数智化供应链价值元年2022-06-18今天是“6·18”购物节。今年的“6·18”,承担着提振消费、稳定增长的期待,也是对中国供应链能力和韧性的一次检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认为,疫情催生了供应链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的认知,2022年将成为“数智化供应链价值元年”。他以中欧校友企业京东为案例,从社会、科技、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供应链的变革进行了深入论述和分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