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2022,坚持做“长期主义者”2022-01-032022,前路浩荡。面对依然存在的疫情风险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企业应该以何种方式开启新的一年?在接受《商学院》杂志专访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认为,重要的是“眼光要放长远”。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一样,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好资本,培养和留住人才,以及持续不断地创新,也就是做没做过的事。当企业赢过同行业的竞争者,也就赢得了长期的发展。 更多
-
这项能力,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修炼2021-12-24据数据显示,每当空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坐飞机的人会显著减少。事实上,自己开车的风险比坐飞机大多了,开车约20公里的风险与坐一次飞机的风险大致相当。由此可见,对风险的恐惧有时候比风险本身带来的影响更大。在企业经营中,正确认知和管控风险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修炼。 更多
- 今天,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竞争要素中,人才已成为第一要素。一个地区的人才浓度和知识浓度,基本决定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天花板;一个组织的人才浓度、知识浓度和关键人才的认知能力,基本决定这个组织发展的天花板。能否打破这个认知上的缺陷,决定了你的天花板2021-12-21今天,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竞争要素中,人才已成为第一要素。一个地区的人才浓度和知识浓度,基本决定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天花板;一个组织的人才浓度、知识浓度和关键人才的认知能力,基本决定这个组织发展的天花板。 更多
-
翻译这件事,一辈子都学不够2021-12-1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句连小学生都能脱口唱诵的敕勒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翻译自鲜卑语,大概是中国最早的翻译文学了。作为一名会计学学者,中欧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对翻译也充满了热情。在本期苏氏漫谈中,苏教授讲述了翻译界的一些轶事,和他对翻译技巧的一些感悟,在他看来,翻译这门学问艺无止境,要做到信、达、雅,实属不易。 更多
-
汪泓:区域一体化正在成为引领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主引擎2021-12-152021年12月7日,由和讯网主办的2021财经中国年会暨第19届财经风云榜《2022竞逐富与强》开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发表“区域协同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汪泓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尤其发达地区的融合聚集发展对周边地区起到的引领作用尤为显著。经济的转型、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城市群和城市圈的建设,区域一体化正在成为引领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引擎。 更多
-
商学院教授为你解答一个价值上亿美元的问题2021-12-13从2016年的共享单车,到2018年的虚拟现实,再到现在的元宇宙……层出不穷的新兴概念和行业,总是能点燃众多投资人的热情。然而,在热潮褪去后,留下的行业和企业又有多少? 更多
-
企业全球化报告出炉!大变局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受阻了吗?2021-12-10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形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给全球产业链稳定、供应链畅通带来了空前挑战。同时,今年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对外开放成为中国抓住机遇、应对变局的战略选择。这无疑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更多
-
新能源汽车的三方博弈与三个战场2021-12-07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高速爆发的态势。2021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近13%,与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8%相比,有了大幅提升。面对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传统汽车制造商、造车新势力以及科技巨头三方都希望一展身手,以取得竞争优势。在中欧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看来,软件研发、商业模式和品牌建设,将成为新能源车行业的三个主要战场 ,而对传统车企来说,这场变革已不是发展问题,而… 更多
-
2021,你不可不知道的年度关键词,它一定票选前三2021-12-03如果要列举2021的年度关键词,“双碳”绝对榜上有名。但你真的理解,“双碳”为何如此紧迫,又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发展?近日,在中欧主办的“智荟中欧2021”第七届中法投资对话论坛上,芮萌发表了题为"如何理解'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演讲,带你读懂什么是“双碳”目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