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比起“做大做强”,这才是中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2020-11-0210月29日,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出炉。在公报中,实体经济的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公报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或将迎来重大机遇。 更多
-
李佳琦、薇娅一晚净赚8个亿?深度揭秘红人经济的“红与黑”2020-10-282020年的“双十一”,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进入10月,这场大战的硝烟已四处弥漫,网红主播们绞尽脑汁,各显神通。10月20日晚,李佳琦和薇娅两个国内网红顶流率先点燃了这场购物狂欢。李佳琦一直播到凌晨2时,全程高能,毫不懈怠;薇娅则以开盲盒的方式为大家送福利。有数据显示,当晚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分别达到1.5亿和1.3亿,最终的成交额为33亿和35亿。据业界人士推算,两人一晚上就分别净… 更多
-
普惠金融5.0:让创新科技加速金融价值观返璞归真2020-10-27回顾普惠金融发展历史,依托技术创新积累,中国普惠金融1.0-4.0得到了长足进步,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对于消除贫困、解决金融供需不平衡难题,为实体经济“输血”、促进后疫情时期互惠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更多
-
捐款超1.5亿元,提供7万多个就业岗位,这家企业说“扶贫更要扶志”| 独家案例2020-10-17今天(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的第7个国家扶贫日。众所周知,贫困一直是阻碍人类发展的一大难题。从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到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其主题都与摆脱贫困、消除饥饿这样的人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 更多
-
如果不靠出口,中国增长靠什么?2020-10-13在“双循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往何处去?面对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的冲击,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动力何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朱天教授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还是要在兼顾国际市场的同时,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的内生力量。当务之急并非刺激消费,而是注重培养投资者的信心和安全感。若能如此,我们仍然有机会看到中国经济的相对快速增长。 更多
-
假期归来压力山大?这三种方法助你摆脱“节后综合征”2020-10-11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8天假期还来不及好好放松就已悄然而过。很多人上了两天班后,更是发现自己患上了“节后综合征”:烦躁焦虑、没精打采、效率低下……今天周日,不失为一个调节心态、调整心情的好机会。中国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彭凯平教授认为,面对压力,与其逃避、压抑、控制,不如用积极的心理来转移、替代和升华,这样人生会更有幸福感。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开启好心情,迎接新挑战。 更多
-
未来的管理者都应是技术专家?也许你更需一个“数字化头脑” | FM1182020-10-09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曾表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有一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数字化的趋势没有改变。数字化以前是让一些企业活得更好的手段,而现在则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 更多
-
一个理论框架&一个步步高实战案例,系统解答数字化转型之困|中欧领读者2020-09-30近期,中欧北京创新推出“中欧领读者”活动,通过一周线上共读+一场实战对话,分享中欧教授好书,解答企业管理者的实际问题,吸引了数百位企业高管参与。首期活动大家共读了方跃教授的《数字化领导力》一书,并邀请步步高集团高级副总裁、智慧零售CEO彭雄(中欧EMBA2017)进行实战分享和实战对话。以下为本期精华内容整理。 更多
-
是艺术还是骗术?揭秘财会领域那些不为人知的灰色地带2020-09-29投融资的过程就好像是一场相亲。无论投资方还是融资方,都对公司会计信息有着巨大需求。投资方把会计利润作为“选美”的一个重要指标,融资方则将会计利润当作“招蜂引蝶”的手段。由于会计信息充满了估计和判断因素,也就存在了诸多灰色地带,这对会计的职业判断带来很大的考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退休教授陈杰平强调,会计的职业判断是一门艺术,而不应成为企业吸引融资的骗术。 更多
-
中国经济趋势研判:“双循环”如何才能真正运转起来?2020-09-17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国内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回升,经济运行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仍比较多。中国经济如何才能应对变化、把握机遇?如何才能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为大家带来专业解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