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从飞利浦和台积电的转型中,我们看到了企业“创意思考”的价值2021-02-09去年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至今依然在全球传播,不但对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挑战,也对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几乎所有行业都驶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高速轨道。在新的一年,企业应该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团队和个人又应当扮演什么角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王安智将从创意思考(Creative Thinking)的理论出发,以飞利浦和台积电为例,指出在复杂环境中提炼创新解决方案的关键,希望为企业带来深度、系统… 更多
-
内耗、“996”、年龄焦虑……职场内卷究竟“卷”了什么?2021-02-05最近,有关企业“996”的话题屡上微博热搜,这背后不仅反映出互联网企业中所盛行的加班文化,同时也隐藏着残酷的职场内卷真相。“内卷”一词是《咬文嚼字》杂志社公布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在职场中,内卷则是指组织内部毫无必要的恶性竞争和相互内耗。我们该如何摆脱职场内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关浩光就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 更多
-
减税政策可在微观层面对员工个体产生积极影响2021-02-0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或首次揭示宏观经济政策与员工个体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明确联系。在使用了比同类研究更强大更全面的数据集,对中国2018年个税政策调整进行详细分析后,中欧教授发现,有确凿证据表明,政策在微观层面对员工个体产生了积极影响。 更多
-
像 “导航”一样听话,就是好员工吗?2021-01-31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管理者固然可以使用一些科学、客观的管理工具,但要想真正管理好人、事以及时间,更多地还是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思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在平时开车时,面对导航突发奇想:“导航”会是一个好员工吗?于是写下了这篇“苏氏漫谈”,就“导航”式员工的优缺点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相信其观点对诸多职场人以及企业管理者颇有裨益。 更多
-
戴高乐领导力学与领导者的“成长路径”2021-01-271月27日是中法建交日。57年前,也就是1964年1月27日,戴高乐将军以其特有的远见卓识,在西方世界中率先承认新中国,并预见了21世纪中国的全面崛起。去年11月起,我们连续发表了中欧教务长办公室国际化高级顾问徐波博士有关中欧“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及戴高乐领导力学的相关介绍文章,今天发表的是该系列的最后一篇。希望戴高乐领导力学能激励大家克服困难、不断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成功。 更多
-
新一代“浪姐”登台,姐姐想要乘风破浪还需跨过这5道坎!2021-01-26霸屏综艺节目《浪姐》第二季开播,新一批姐姐们勇敢登船,开启又一段乘风破浪之旅。节目延续了对女性独立精神和自我价值的探讨,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独有的坚毅(grit)与优雅(grace)。女性该由谁来定义?职场女性又该如何寻找和发挥自身优势?中欧管理学教授、女性领导力学者李秀娟认为,我们身处的“她时代”为女性提供了更好的舞台和更大的空间,而坚毅与优雅的特质则为女性提供了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径,使得她们能够勇… 更多
-
GDP首超百万亿,增速2.3%,2021年靠什么稳经济?2021-01-19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逆势增长2.3%。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经受住了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双重挑战,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现在,国家已进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五至十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将为大家重点分析国家“双循环”战略的出台背景、实施难点以及… 更多
-
戴高乐领导力学与领导者权威的确立2021-01-19为帮助大家了解戴高乐领导力学,我们在2020年11月9日和12月14日连续发表了中欧教务长办公室国际化高级顾问徐波博士的相关文章,并介绍了中欧设立“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的有关情况。今天,我们发表的是徐波博士的另一篇论述戴高乐领导力学与领导者权威确立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深度解读戴高乐领导力思想有所帮助。 更多
-
抓住3.7亿人的生意机会,这是一份了解95后的权威指南2021-01-12B站(哔哩哔哩)跨年晚会“2020最美的夜”再次引爆网络,虽然豆瓣评分从上届的9.1分下跌到6.7分,但突破1亿的播放量已远超各大卫视。B站背后的用户群被称为Z世代,如何定义这群人?为什么这群用户能催生出一批快速崛起的公司,他们有哪些行为特点?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们,从而抓住未来的商业机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张宇为你条分缕析,深度解读。 更多
-
打造科创策源地,上海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1-01-09古语有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经济发展,都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是第一资源。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勉励上海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更多国际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1月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做客东方卫视《今晚》节目,从高层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