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跨文化管理、领导力发展等学科融会贯通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女性领导力》课程,从“她困惑”入手,到对“她优势”的解读,致力于为女性高管职业成长解惑。
2024年,是李秀娟第17年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管教育项目开设女性领导力课程。1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女性领导者走进课堂,开启她与她们对话的时刻。
在公司,她们的标签是领导。“领导”这一概念,在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中,带有男性的印记,即刚性、理性,去情绪化。她们像女人又不能太女人,社会对成功女性持有的是“双重”标准。
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母亲、女儿。在职业成长初期,她们与男性一样奋力拼搏,到了中层,又将面临怀孕、生子、养育。40岁之后,孩子长大一些,本应有更好的向上发展空间,却要面对个人的“心理死亡”时刻。
李秀娟在美国麻省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简称UMASS)留学时, 一位男教授鼓励她:“既然掩盖不住自己的光芒,那就勇敢地做自己吧!”但是做自己是有代价的。在海外求学时,她纠结的是,作为亚洲女性,到底应该像西方女性那样,更敢于表达自己,还是像传统的东方女性那样更加温婉?当女性因为独立、有梦想而在恋爱中被另一方否定时,需要做出自我改变吗?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女性领导力是一个伪命题?男性和女性的领导能力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她一直思索着这些关乎“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女性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问题。当女性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学会爱自己时,她才能活得绽放和自在。
法国作家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自女性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便被束缚在社会规范和男性的凝视中,女性要学会摆脱男性目光的束缚,才能实现真正的存在主义意义上的自由。
为了让更多的女性活出自己,李秀娟把女性成长当成了终生课业。回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时,起先她关心的是本科女学生的职业发展,比如在职业和婚姻中如何做选择。17年前,她来到中欧任教时,由于接触的学生不同,她将研究放在女性高管的领导力培养上。尽管社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包容度在不断提升,但依然可以听到各种杂音:“职业天花板”“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她身在其中,感同身受,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跨文化管理、领导力发展等学科融会贯通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女性领导力》课程,从“她困惑”入手,到对“她优势”的解读,致力于为女性高管职业成长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