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下称“欧盟AI法案”)已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
为确保相关各方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的法规要求,欧盟AI法案的各项规定将会分阶段实施:部分AI应用程序的禁令在法案生效6个月后开始适用,AI开发者的行为准则在法案生效9个月后实施,对于通用AI的限制会在法案生效12个月后开始。整个法案的条款将在24个月后的2026年中期全面适用。
该法案采用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对AI系统进行分类,针对高风险应用实施严格的规定,同时设立了禁止事项清单。欧盟AI法案覆盖了从市场准入、运营责任到透明度要求的全链条规则,对在欧盟境内或影响欧盟市场的AI系统和活动产生约束力。
由于欧盟AI法案采用跨境监管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欧盟内部的实体,还包括在欧盟外开发、但成果在欧盟内使用的AI系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美两国的AI产业链企业都不可避免会受到法案的影响。
通过该法案的实施,欧盟再次试图向全球市场展示“布鲁塞尔效应”:利用其统一市场的规模优势,将单方面的严格标准和监管推向全球并显著影响全球政策,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正因如此,该法案也在AI产业内外引发了激烈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